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一二三区,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,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

        <pre id="r8ne3"></pre>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科技 > 科技博覽
        投稿

        70年,中國航天發(fā)射次數(shù)從零“飛”到300+

        2019-09-13 20:48:00 來源: 新華社 作者: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

         

        1970年4月24日,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上天了!人們或趴在窗前、或等在曠野,凝視頭頂?shù)囊箍,聆聽來自宇宙的那曲《東方紅》。那時,航天對于中國人來說,依然是個遙遠的夢。

        2019年3月10日,山間一道赤焰拔地而起,巨大的轟鳴聲響徹大涼山,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“中星6C”衛(wèi)星成功發(fā)射升空。這一刻,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(fā)射次數(shù)刷新為“300”。

        “兩彈一星”功勛科學家孫家棟院士,是這一切的親歷者。他說,是中國航天精神鑄造了中國第一星,是中國航天事業(yè)發(fā)展成就了巨變。

        從研究室到試驗基地,從大漠風沙到瀚海驚濤,初心不改,矢志不渝。航天人從一窮二白起家,靠雙手和算盤打出精確的軌道,憑腳步丈量出試驗的數(shù)據(jù),在戈壁深處創(chuàng)造出奇跡。

      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,從“東方紅”躍然于世到“墨子號”飛向太空,從“兩彈一星”橫空出世到北斗系統(tǒng)服務全球、“嫦娥四號”傳回世界上第一張月背影像圖……一部新中國的航空航天發(fā)展史,就是一個發(fā)展中國家自強不息的奮斗史。

       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(xiàn)第一個“100次發(fā)射”用了37年,第二個“百發(fā)”用了不到8年,第三個“百發(fā)”用時僅4年多。未來,我國還將開啟探索火星、從月球采樣返回、完成空間站建設等新的歷史使命。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感慨:“在艱難險阻中求突破,每一個夢想成就更大的輝煌。”

        浩瀚宇宙,是中國航天的舞臺。隨著發(fā)射次數(shù)不斷增多,普通人的太空夢也不再遙不可及。通過北斗導航衛(wèi)星、風云氣象衛(wèi)星等衛(wèi)星資源的應用,航天走進千家萬戶,造福普羅大眾。

       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,經過一代代航天人仰望星空、腳踏實地的努力,正逐漸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

        責任編輯: 劉偉
        版權聲明:
        ·凡注明來源為“今日報道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    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       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
        關于本站 | 廣告服務 | 免責申明 | 招聘信息 |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   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05-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-1

       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